新闻研究导刊
主办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国际刊号:1674-8883
国内刊号:50-1205/G2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54290 人次
 
    本刊论文
浅谈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摘 要:本文分析了面临地方性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对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改革。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培育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求新媒体传播时代应用技术型新闻专业教育需要从把握舆论导向,注重党性教育;突出学院优势,注重通识教育;“请进来”、“走出去”,把握实践机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改革
  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始于燕京大学1918年成立的新闻教育研究的专属机构,随着国外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新闻专业的教育呈现了多层次、多方向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地方性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地方性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作为新闻专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转型期中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也亟待改革,旨在培养新闻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地方性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20世纪80年代,国际教育界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推动高等学校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同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再次明确提出“鼓励举办应用技术型高校”,“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鼓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学校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改革期,特别是针对地方型院校和独立学院,大力推进向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过渡。金蕊、于忠华在《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初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独立学院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规范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探索,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对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要求
  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教育作为新闻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一本、二本新闻专业教育办学实力方面有一定差距,只有确立正确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方可脱颖而出。这不但要求新闻专业人才不但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强调对新媒体等的熟练掌握及运用,这无疑对应用技术型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把握舆论导向,注重党性教育。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单位,而新闻媒体一直作为我党的“喉舌”,对高等院校的新闻专业教育的进行党性教育极其重要。党性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同时关系到我党事业的后继力量,在我国人才战略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宣传中国共产党伟大思想,国家政策方针等信息的重要的“前沿阵地”,对于受众起到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而新闻专业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新闻采写编的专业人才,其对党的理解,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都会影响新闻的采写编,影响到受众对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同时,各类不同的声音也随着开放的脚步传入受众的耳中。新闻工作者务必要立场坚定,肃清思想,致力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服务于民,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扮演正确的角色。因此,在新闻专业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思想,了解我党的伟大事业,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是新闻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尤其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播者的权利分化以及技术壁垒,人人可为“信息中心”,网络中各类不同声音快速传播,而作为专业人员的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旗帜鲜明,把握立场,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作用。
  (二)突出学院优势,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可以说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普及性的、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等的教育。通识教育通过“全方面”的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全能型人才”。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教育,不像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帕卡德教授于1829年明确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并主张建立共同核心课程,由此拉开了通识教育进入高校课程的序幕。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和发展,美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可分为两个大部分:一是培养读写能力、沟通能力的技能型课程;二是均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普及型人文社科等方面的课程。
  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新闻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新闻学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媒介经济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新闻、出版等传媒公司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宣传、媒介策划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以及传媒管理、策划和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复合型、创业型的人才。结合当今媒体环境的特点,要求新闻专业培养既懂新闻学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方面,在充分考虑并且借鉴了近年来国内多所大学相关专业做法的基础上,除了安排有新闻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外,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中相应增加了经济管理类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程。
  (三)“请进来”“走出去”,把握实践机会。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实践性强的专业特点。在新媒体传播时代,要求新闻专业毕业生不但要懂得传统媒体的采写编,更强调和注重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实践运用能力。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加强建设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同时,与电视台、媒介代理公司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能否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知识相匹配的学生,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学院应该注重教师的“请进来”“走出去”,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所谓“请进来”,就是从媒体聘请资深人士到课堂上,把其丰富的从业经验以授课的方式传授给新闻专业的学生;所谓“走出去”,就是将新闻专业教师送到媒体中锻炼,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运用。结合两种方式,让新闻专业学生能够从书本理论走向“理论+实践经验”的全方位学习新闻知识。同时,还要注重把握实践机会。传统理念中,新闻专业实习就是扛着摄像机、带着照相机四处跑现场。其实,对于新媒体传播时代,摄像机、照相机已经不再是唯一采编工具,新闻也不再是传统的新闻,不再是标题、导语、主体等新闻采编要素;而是140字包含所有新闻要素的微博、微信,而是随身携带手机充当随时录音录像设备,而是无处不在的新闻实践机会。要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式的运营和宣传,把握身边的实践机会。
  (四)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新媒体传播时代下,新闻事业日新月异,多类新闻事件已然超出大众想象。纸媒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下,从传统新闻重要阵地上跌落而下,步入了一个断崖式下滑的趋势。因此,如若新闻专业教育依然注重传统纸质媒体、大众媒体式的采、写、编的模式,毕然让学生就业面临困境。政府部门需要的不再是“新闻笔杆子”,更需要懂得政府网络信息维护甚至熟知媒体运作方式的新闻发言人;企业需要的也不再是“总裁秘书”,更需要懂得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线上宣传营销的网络运营人……根据近年来招聘新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岗位:行政秘书岗和网络运营岗。招聘单位要求新闻专业学生在传统采写编的基础上,更会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传播与营销。因此,以就业为导向,需对现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在传统教学中,新闻专业教育不断训练学生的文笔功底,学习大众媒体的模式及特性。然而,根据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新闻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标准来说,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可以大胆探索一些业内前沿,如《新媒体运营》、《微营销》、《分众传媒》、《新新闻》等。课程设置更应结合市场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要求的,调整专业方向,培养“一专多能”的特色人才。新媒体传播时代需要新闻人才是“盯得住前言,守得住底线”,时时了解媒介市场的变化以及受众信息接收方式方法的改变,同时又要坚定立场,坚守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懂得新媒体实战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要与时俱进
  新媒体传播时代带来了传媒行业一系列的变化,从传播媒体到传播渠道方式,再到传播内容都发生着不断变化。当年博客的出现,让人们惊艳新媒体的巨大能量,然而短短十年的时间,博客已然走向凋弊,微博、微信等更为便捷、快速的媒体登上了舞台,然而不知五年、十年后新新媒体形式又将以何种方式取代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毫无疑问,而今的时代是一个媒体展现巨大实力的黄金时期,微博、微信等媒体方式正带来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冲击着传统市场,同样冲击新闻专业教育。媒体分众化、小众化发展,需要的不再是单一懂得采写编的新闻人才,而是既要深厚的人文功底、传播学理论知识,又要新媒体运营能力,集生产信息、销售信息为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在新闻专业教育中也是一把“双刃剑”,打破了传统新闻专业教育的权威性。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知识权威被消解,如何将学生从手机中“抢”出来,这也是新闻专业教育的必须克服的困难。学生通过手机等新媒体全方位地,随时随地接触体验媒体,年轻人天生对于新鲜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在新媒体技术层面颠覆了“传——受”角色分化,因此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保证自身对于新媒体的高敏感性以及对于新技术的开放态度。同时,还要不断与业界进行长期合作沟通,增加教师学习机会以及上升渠道,以此来保证教师质量,从而保证新闻专业教育的与时俱进。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新闻研究导刊》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新闻研究导刊》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